开学的脚步越来越近
今年,我们以网络教学开启新的学期
在家学习的同学们
不必找教室、占座位
而需要联通网络、调试设备
网上授课的老师们
不是在三尺讲台
而是在网上开启教学的另一扇窗
传播知识、分享思想
从课堂主讲变身“网络主播”
这场“线上的相遇”
对于老师们是一场全新的体验
同学们准备好了吗?
小编带你提前走进“材料力学”的网络课堂
做好准备,迎接全新的挑战
出发!
今日开讲:《材料力学》
“超星学习通”课程建设门户页
课程组负责人:航建学院 杨丽红副教授
杨丽红,博士,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超轻结构设计及力学性能评价、材料与结构冲击动力学等方面研究。发表EI检索论文15篇,SCI检索论文7篇,教改论文14篇,编著著作2部,参与编写教材4部。主持省级教改项目1项,校级教改项目7项。获得全国“徐芝纶”力学优秀教师奖,省高等教育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曾连续多年获得校级本科教学优秀主讲教师和研究生优秀主讲教师荣誉称号。2016-2017学年获得哈尔滨工程大学“我最喜爱的老师”荣誉称号。
课程简介:
材料力学是一门为设计工程结构构件提供必要理论基础的技术基础课,分为材料力学A、材料力学B两个模块,授课学时分别为72学时和64学时,是船舶、土木、航天、动力、机械、核能等相关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主干课程。
授课学生:
2020年春季学期面向2018级本科生授课,开设18个教学班(53个自然班),涉及船舶工程学院、航天与建筑工程学院、动力与能源工程学院、机电工程学院和核科学与技术学院的本科生1700余人。
课程难点:理论难度大、公式多
课前准备:
1、为了将这次网上教学任务顺利完成,在学院的指导下,“材料力学”课题组做了充分的准备工作,多次召开视频研讨会,并确定《材料力学远程授课方案》。
2、学院制定的《航天与建筑工程学院疫情防控期间本科教学工作方案》,指导每个课题制定远程授课方案。
3、为保证每位老师能够熟练掌握远程教学的方法、技能,学校、学院多次组织未来的“课程主播”们集体培训。
2月8日,通过超星学习通平台,参加“哈尔滨工程大学-线上教学培训”课程,学习利用超星学习通平台进行课程建设的方法。
2月19日,学院召开在线教学技术视频会议,对各网络教学平台的优缺点进行了讨论,并针对网络拥堵替代方案进行了研讨。
2月20日,通过超星学习通平台,学习如何利用超星学习通的直播、视频播放和多种互动功能进行远程授课的方法。
2月21日,通过QQ群课堂的方式,学习如何利用QQ群课堂进行远程授课的方法。
授课平台:
面对种类繁多的线上课程教学平台,课题组的老师们针对互动效果、课程资源、数据采集等方面信息对多个远程教学平台进行甄选和对比,最终选择了适合此门课程的远程教学平台。
课程资源与我校“材料力学”课程教学大纲较吻合
“超星学习通”建设课程已上传资料
经过调研,该平台有三所高校完整的“材料力学”教学视频资源,主讲人分别是北航蒋持平教授、四川大学秦世伦教授、河海大学朱为玄教授。在杨丽红老师的带领下,课程组经过试听比对,最终选用河海大学朱为玄教授的视频内容,作为我校春季学期2018级学生的授课内容。
灵活多样的课堂互动
通过“超星学习通”提供的“活动”模块,可以实现学生签到、知识点测试、提问等,通过“讨论”模块可以实现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讨论和课外答疑,从而能够随时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保证对学生的有效监管。
通过“测验”“作业”模块,随时进行课堂测验,检验学生课堂知识的掌握程度,通过给学生布置作业,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效果。
大数据再现学生的听课效果
“超星学习通”通过统计任务点完成率、作业完成率、直播观看时长,测验分数等学生在线学习的数据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效果进行整体把握,通过“教学预警”实现对学生的及时提醒。
这次我们与老师在云端相遇,虽远隔万里,但千万不要开小差哦,老师们会通过平台提供的数据采集功能,随时关注你的学习状态、是否按时签到、互动状态等等,这些也要计入平时成绩呢。
堪称完美的远程课程设计只为你
一切准备就绪,那么如何操作?
总共只要5个步骤
NO.1课前导课
教师通过“超星学习通”平台直播形式进行导课,或录制一段语音作为导课,介绍本节课主要讲授内容,课堂的各教学环节和时间安排。
NO.2视频课开播
老师会指导学生观看本节课程视频教学,每阶段的视频内容约20分钟。
虽然是网络教学,没有老师的“监督”,但是也不能溜号哦,接下来的学生讨论环节需要你的全程参与。
NO.3课堂互动
每段视频后,“课程主播”再次登场,虽然不在现实中的课堂,但讨论、交流、提问不可少。
NO.4课堂测试
测试题库已建立并持续更新中
根据课程内容,在视频播放前后布置思考题或进行课堂测验。要想过了这关,认真专注最重要。课程题库已建好哦。
NO.5课堂休息
课间10分钟,换换精神,效率更高。
喝口水、伸伸腰,接下来的课程更精彩。
空中课堂 即将开讲
线上交流、回答问题、课堂讨论
免去现实课堂的羞涩与怯场
网络的背后
一定比弹幕还要热闹
期待疫情过后
网友见面那一刻
我们相视而笑!
一堂生动有趣的视频课
如何让精彩不掉线,网络不拥堵
班级管理如何实现
航建学院“材料力学”课题组的老师们
做了充分的准备
1、网络不畅,授课无法进行怎么办?
根据学院最新出台的《新事物新尝试,在线教学细节问题提醒》,课程组做了充分的预案设计。
预案一:
“腾讯会议”,运行稳定,受网络影响小
我们的备选方案就是
“腾讯会议”+QQ群互动
这个软件不可少,上传资料,课外答疑
预案二:
教师在备课时,采用录屏软件对“超星学习通”中使用的教学视频进行录屏,以保证一旦网络崩溃,更换备选授课方案时教学风格的一致。
2、如何解决大班授课,100人的班级如何管理?
“超星学习通”建设课程班级建设
“材料力学”采用大班授课,每名教师的授课班级人数通常会达到100人以上,远程授课无法关注每位同学的听课状态。为使每位同学都能够达到良好的听课效果,航建学院为“材料力学”课程每个授课大班配备了研究生助教,协助教师完成相应的教学辅助工作,以及学生的日常管理工作。
3、学生怎样在开课前,增进对“材料力学”的深入了解?
课题组的老师们为学生们精选了一批拉格朗日、铁木辛柯、泊松、钱学森等“力学名家”的相关介绍,学生们可以在课程的“资料”-“课程资料”中查询可见,同学们在课前便可以通过老师们精挑细选的内容进行课程预习喽。
网络课程即将逐一亮相
你心中的“网红”是谁?
面对这些即将到来的新的体验
在你心中又有多少期待
让我们提前与这些“网络主播”见见面吧
网络远程教学,听听老师们怎么说?
杨在林教授
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我们刻骨铭心,每个人在其中都会有收获和成长。无论任何困难,在人生的长河里只是短暂一瞬,生命的意义需要你用一生追寻。特殊时期,老师们一直默默关注你们的学业,并为此做出大量的努力。新学期即将开始,期待着我们在云端相遇。
章继峰教授
同学们,春季学期我们也许无法如期相约课堂,但疫情无法阻断我们学习的热情与探索知识的脚步,特殊时期特殊的学习方式,“材料力学”的老师们已经为大家准备了精彩的课程。让我们一起努力,以饱满的精神迎接新学期的挑战。
张学义副教授
曾不止一次的幻想,新学期如何与你们相遇,三尺讲台之上,我传播知识、挥汗如雨,你们聚精会神、认真专注。然而,疫情将我们的计划打乱,我变成了主播,你们变成了粉丝,课堂变成了直播间,但无论如何改变,我们学习知识的决心不曾改变。老师已经准备好了,你们准备好了吗?
曲嘉副教授
接下来来的日子里,我们将通过网络一起学习“材料力学”,相信我们一定能克服困难,把这门课学习好、掌握好,甚至锻炼出更强的学习能力,用这宝贵的时间去完善自我,二十年后我们回首时,可以感慨2020年的那个漫长的寒假给自己的人生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祝愿大家身心健康,疫情早日过去,曲老师期待在教室和大家相见!
于国财副教授
对于疫情期间的在线学习,困难在于如何利用充裕的时间去自由学习和如何提高自我管理能力。这里借《劝学解》与同学们相互勉励:“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而早起就能勤,琢磨就是思。“材料力学”课程,请同学们放心,材料力学课程组全体教师有信心也有能力为同学们上好这门课。
薛启超副教授
各位同学,在这史无前例的疫情面前,我们正在见证历史,见证即将到来的胜利。希望大家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努力学习,提升自己,同时,积极配合所在地的防疫工作。冬去春会来,让我们共同努力,静待花开。
何晓副教授
疫情当前,老师希望同学们:积极配合老师,做好新学期学习的准备工作。冬天即将过去,春天必将如期而至,待到11号教学楼后的杏花满枝头时,我们相约在“材料力学”的课堂!
网课并非新生事物
学校的慕课建设持续推进
国家级、省级精品课上线多年
在抗击疫情改变教学方式的特殊时期
网络把师生紧密相连
如何让慕课发挥更大的作用
未来的课堂会是什么样子?
这次特殊的实践
期待你来共同参与